一、团播场景:严打低俗擦边,强化真实性与专业性
抖音升级《抖音直播团播内容管理规范》,重点整治团播(多人团体表演直播)中的低俗内容,具体措施包括:
- 禁止性规定
- 着装与行为:明确禁止主播通过暴露着装、剪影、打湿身体等方式突出敏感部位,或以暗示性动作、语言营造暧昧氛围。
- 过度美颜:要求直播画面真实还原主播形象,避免因过度美化误导观众。
- 低俗擦边:对以肢体接触、言语挑逗等暗示性内容博眼球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。
- 处罚机制
- 对违规账号实施阶梯式处罚,包括减少推荐、中断直播、扣减流水任务奖励,严重者无限期收回直播权限。
- 对违规主播占比高的公会,扣减健康分、限制经营能力,情节严重者终止合作。
- 行业影响
- 团播作为新兴直播形式,曾因低俗内容频发引发争议。新规通过技术审核(如AI行为预判)和算法优化(降低低俗内容流量权重),推动团播向专业化、健康化转型。
- 案例:某舞蹈团播因主播着装暴露被中断直播,公会因管理不力被扣减健康分。
二、未成年人保护:筑牢安全防线,严控涉未行为
抖音深化未成年人保护举措,通过技术手段和规则约束,全面清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内容:
- 直播与打赏限制
- 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,16-18周岁未成年人需监护人书面同意方可开播。
- 未成年人模式默认开启时间锁(单日超40分钟需密码)和夜间禁用(22时至次日6时),并阻断直播打赏、充值功能。
- 内容治理重点
- 严厉打击展示未成年人裸露、色情内容,以及通过勒索、诱骗获取未成年人隐私信息的行为。
- 禁止利用未成年人形象发布“举牌”视频、模拟校园欺凌等畸形价值观内容。
- 数据成效
- 2025年至今,平台清理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10.7万条,封禁账号超350个,回收未成年人冒用账号直播权限8441个,1.5万个账号因涉未成年人打赏被暂停充值功能。
三、医疗内容:抬高准入门槛,规范服务流程
抖音收紧医疗健康领域内容审核,要求创作者具备更高专业资质:
- 认证要求
- 个人需具备公立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,或通过挂靠三甲医院、开通企业蓝V等渠道破局。
- 民营机构需提交医疗机构执照、多点执业备案证明等材料,完成蓝V认证后流量权重提升。
- 内容规范
- 禁止发布手术类(如隆胸、吸脂)、注射类(如肉毒素)项目及虚假疗效宣传。
- 允许发布标注“到店核销”的代金券和明示规格的团购套餐,但需避免模糊描述(如“品牌+面值”格式)。
- 违规案例
- 某整形医生因摆拍“患者术后昏迷”虚假剧情遭永久封号,某机构因违规核销58张未消费券被扣15万元保证金并停业整顿。
四、行业趋势:从“流量狩猎”到价值耕耘
抖音新规反映直播行业治理逻辑的深层转变:
- 平台责任升级
- 从“内容守门人”转向“生态设计师”,通过AI审核技术突破(如多模态理解)和算法优化(重置流量分配机制),引导优质内容生产。
- 主播转型压力
- 低俗流量被视为“毒糖果”,专业内容成为“硬通货”。主播需通过内容创新(如术后护理科普)和价值深耕(如健康管理服务)重塑职业尊严。
- 政策协同效应
- 配合职能部门“清朗”专项行动,抖音新规与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等法规形成合力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